不論是論文寫作、程式設計、開發紀錄,或是單純的寫作,現代人的生活總有一大部分是在電腦前度過的,那麼用軟體輔助,增加效率便成為一門學問,在這篇文章之中我會分享幾個軟體,雖然能見度並不太高但也實實在在的幫助我不少。
Sidekick Browser
許多人在上網或是工作時都會用到瀏覽器,而市占最高的幾個不出Google Chrome、Safari、Edge、Firefox這幾項(IE已死),而佔據利基市場的一方勢力也有Opera、Brave等等。我要推薦的瀏覽器則是SideKick,這款由Chrome作為基礎打造出來的瀏覽器,看得出來在增進使用效率上下了不少工夫。
Chrome日漸肥大,常常被人罵反應太慢的今天,SIdeKick號稱可以在點下連結前先行辨識連結種類,以增加讀取速度,節省記憶體使用量。除了可以相容Chrome的所有附加元件及主題之外,介面也較Chrome更為精簡。SideKick的介面上,最吸睛的肯定是左側的一條側欄,側欄之中可以放進各種Web app,要把網頁做成Web app也可以,做成的Web app上按右鍵也可以切換帳號。重點是,上面的App切換,或開啟、關閉都可以藉由自訂的鍵盤快捷鍵來完成,我幾乎只要出一隻左手就可以開啟大部分要用的程式或網頁,在其中互相切換也只要用同一支手來完成。在沒有分頁開啟時,上方的分頁欄也會整個隱藏,只留下一個加號,畫面更加簡潔。
keypirinha
Keypirinha是一款Windows OS用的啟動器,啟動時,會在螢幕正中央顯示K字樣的logo以及一塊可供輸入的文字框。可以輸入各種指令或程式名稱,系統便會直接執行指令或開啟程式,我可以用它直接把電腦關機、開啟瀏覽器、打開計算機、打開特定資料夾等等,在MacOS中也許是很平常的功能,但在Windows沒有。我設定了啟動Keypirnha的快捷鍵是Alt+1,它讓我一天下來很少碰到滑鼠,感覺其實很好,平時使用電腦時,一直滑鼠與鍵盤切換時在是有些麻煩。
e.ggtimer
e.ggtimer是一款網頁計時器,他的厲害之處是可以直接在網址輸入要倒數的時間,例如在網址尾端輸入10mins就會開始倒數十分鐘。也可以直接輸入二十四小時制的的時間,例如23:30,就會直接倒數至晚上十一點半。也有一些特殊組合,例如Pomodoro 便會直接開啟一個30分鐘的番茄鐘。顯示介面也相當簡單,倒數畫面則有Classic、Digital、Dot Matrix、Large Bar、Slow、Sunset、Ugly可以選擇,可以算是兼顧了趣味性與美觀。
組合使用
現在我開啟電腦後會直接利用Alt+1開啟Keypirinha,輸入O按下Enter開啟Obsidian,再用同樣的方法開啟SideKick,利用Alt+tab切換到SideKIck頁面,接著用Alt+數字鍵開啟Google Calendar、Gmail、E.ggtimer,便可以開始一天的工作。整個過程幾乎不用滑鼠,十分方便。
接下來我應該會繼續嘗試各種方便至上的小工具,試著把所有的流程簡化、自動化。這樣說起來,Zappier或IFTTT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開始支援Obsidian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