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marchive · The only thing that matters 是 Marc Andreessen 的其中一篇部落格文章,將 Andy Rachleff 提倡的 Product Market Fit 的概念發揚光大,這篇文章對於軟體業界的產品設計有很大的影響。

Marc Andreessen 是誰?

Marc Andreessen的頭銜很多,可以看出他豐富的經歷,他的頭銜有:軟體工程師、Mosaic 共同作者、Netscape 共同創辦人、 A16z共同創辦人等等。簡單來說,他早在 1990 年代前半就在矽谷進行軟體創業,也對未來科技演變有獨到的洞察,是個影響世界深遠的創業家與投資者。

概念

成功的最重要因素

這篇文章的標題是「The Only Thing that Matters」,指出對於軟體創業來說真正重要的東西是什麼。Marc Andreesseen 直截了當的認為「市場」絕對是最重要的因素,有太多例子都是能力極強的工程師打造了好用的產品,但沒有好的市場,最後消失在創業的歷史上。

他提出了兩項前提來說明這個論點:

  1. 成功有各種面向,每個成功的企業有自己的成功故事。
  2. 在眾多創業故事中,重要的因素不脱下列三項
    1. 團隊
    2. 產品
    3. 市場 在這篇文章被寫出來的 2007 年背景之中,大多數的創投認為「團隊」是最重要的,你也會常聽到創業家說「人才是我們最大的資產」。但同樣的,如果你去問工程師,或是產品團的的人同樣的問題,他們大多會認為是「產品」,這看似理所當然,畢竟所有成功的公司都建立了很優秀的產品,但 Marc Andreessen 這不是正確的因果關係,他認為「市場」才是最重要的。

他認為當你的市場夠大,也存在夠多的潛在客戶時,好的產品會被市場從新創企業之中「拉」出來,這是自然而然的結果,反之,如果處在一個小、便宜又沒有成長性的市場之中,沒有任何新創公司能長成茁壯。好的團隊生出好的產品,但好的市場能讓「還好」以上的任何產品活下來。

闡述完這個論點後,作為一個軟體工程師, Marc Andreessen 理所當然繼續延伸:那作為一個新創企業家,我該怎麼辦呢?

新創企業該如何掌握市場?

答案只有一個:「Product Market Fit」,這個詞在這篇文章之前是由 Andy Rechleff 大力提倡,Andreessen 認為的 Product Market Fit 就是「找到特定的市場,並且用產品滿足這個市場」,而且, Andreessen 還強調 當你尚未達到 PMF 的時候,唯一、最重要的目標就是「找到 PMF 」,唯有找到 PMF 之後,其他的花費才有意義,無論是擴張你的業務、行銷團隊,還是嘗試進入新市場。

市場真的是最重要的因素嗎?

在剛出社會的頭幾年,我一直把這個概念當作是信仰來相信,畢竟是業界大神說的,我也認為幾乎所有的問題的原因都是因為沒有處在正確的市場,但隨著參加過不同的新創公司,我開始覺得這開始有點雞生蛋蛋生雞的味道了。怎麼說呢?市場的確非常重要,市場中的運氣因素也的確可能左右一間公司或甚至當代歷史的發展,但如果沒有對的產品或是對的團隊,有可能就無法選擇到這個市場了。而面對不好的市場,雖然不易成功,但如果可以把公司的開銷控制在很低的限度,並不把「公司的成長」當作理所當然的路徑,那即便是規模小或是逐漸衰落,也是一個能容納小企業的利基市場,而且這種市場反而缺乏競爭者。因此現在的我會覺得三個因素沒有誰更重要,都是「典型的成功」的必要條件。

但如果是「非典型成功」呢?如果創業成功的路途不用經過逐輪募資,不用競爭成長中的市場占有率呢?我反而會覺得「團隊」在特定的情況下是更為重要的。在我這兩年的經驗之中,我看到了一個「正確」的市場,是大趨勢的方向,市場規模成長快速,連政府都積極推廣,但我們還是做得非常辛苦,跌跌撞撞撞,就是因為沒有對的人,當你的人不對,可能根本無法產出好的產品,或是根本無法看到對的市場,或甚至會逼走其他對的人。當你處在一個足夠強烈成長的市場中時,的確成功率會上升一些,但當你的團隊不行的時候,自然也沒有足夠好的產品去追逐好的市場。

現在的我相信的是 Peter Thiel 的那一套:找到對的利基市場,逃避與其他公司的直接競爭,然後站穩這個市場。我依然深信,只要團隊的組成與設計是好的,再爛再小的市場都可以養活一個公司。這與傳統大鳴大放的成功明顯不同,但肯定是新時代的一個更有趣的成功方式。


有任何問題或建議?歡迎聯絡我: ch.lien@proton.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