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看到Matt D’Avella的12 Habits That Changed My Life影片,開始覺得自己好像也需要養成幾個好習慣,以及養成好習慣的能力。
過去失敗的
從小到大,有自我意識以來,我似乎不斷在面對同一個循環:被要求養成習慣,直接失敗,或是成功維持了一陣子後,最後還是失敗。從早睡早起,到每日在固定的時間寫作業,甚至是被要求在每天洗澡前把髒襪子丟到籃子裡,小學時的我沒有成功養成任何一樣好習慣,反而養成了許多壞習慣,挑食、睡眠不足都沒有少過,根本就是生活上的超級問題兒童。
即使真的養成了好習慣,大多也都是迫於外界壓力,可能是家人或是老師,而一如人性,幾乎沒有人有辦法長久叮嚀他人,所以當他們給的壓力減輕時,我也就順勢丟棄了那些好習慣。
Get yourself together
這種轉好又轉壞的震盪情形一路陪我到出了社會,直到最近看到了Matt D’Avella的12 Habits That Changed My Life影片,加上前一陣子用Obsidian完成了自己的生活管理系統(提升了不少生活上的執行力),讓我想重新努力一下,看自己是不是能夠真的靠自己的毅力,打破先前不斷失敗的循環,真正養成所謂的好習慣。
挑戰的內容
我要利用先前在Obsidian中建立的Habit Tracker(詳見在Obsidian中實現習慣追蹤。),養成幾個好習慣。既然要設定目標,那就要符合幾個條件:
- 明確。
- 可執行。
- 有達成標準。
我決定,達成的標準是「在不需要提醒的狀況下連續成功維持三十天,中間允許斷掉一次」 我選了以下這幾個:
- 每日冥想15分鐘。
- 每天使用Time-Blocking安排工作與生活。
- 每天用Duolingo學習日文,取得app中 50 的經驗值。
- 每天早睡(23:30)。
- 每個禮拜至少兩次運動(每次持續至少15分鐘)。
- 每個禮拜至少閱讀三天(每次至少30分鐘)。
- 最重要的,每個月至少產出四篇部落格文章。
目前的狀況是前三項已經成功維持了半個月,我希望在2022年到尾聲時,這七點都能達到標準,讓我們看下去到最後能成功幾個吧。
挑戰的意義
除了我自己「對過去的復仇」之外,我也認為,在現今所有狀況都快速變化的常態下,人們會更加需要「適應」與「快速學習」的能力。「嘗試養成一個習慣」的能力則是結合了學習能力、毅力與自律能力的展現,更加重要的是,這代表了我有能力主動踏出舒適狀態,讓自己常態性地處在非穩定的狀態下,如果我真的能做到,相信能對於其他的面向也有所幫助。